发表于 2021-04-14 10:02
来源:光明日报
遵义:革命文物激发精神力量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红色是贵州遵义的底色,遍布城乡的红军战斗遗址、纪念馆、陈列室,以及一件件承载着红色记忆的革命文物,诉说着信仰之美、使命之重、英雄之气,也激励着遵义人干事创业,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磁石般的文物
“在著名的长征纪实文学《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有这样一段描述:1月15日晚饭以后7点整,20个人在柏公馆聚在一起。会议室是一个长方形的房间,四面是简单的灰泥墙面,地板和房门是赤褐色的。房间里很空旷,只有头顶悬着一盏煤油灯,中间放着一张破旧的沉重木桌……”每当有游客来到遵义会议会址,参观召开遵义会议的会议室,遵义会议纪念馆讲解员刘霜总会着重介绍这张承载了那场“真理之辩”的会议桌。
“这张会议桌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参观者一次次走近那段苦难辉煌的岁月。”刘霜告诉记者。
除了会议桌,遵义会议纪念馆还有很多宝贝,例如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一十八师五十四团军旗、中国工农红军遵绥湄游击队政治委员王有发私章、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指挥部特务连印章、红军没收征发委员会通行证等。
一件件饱经沧桑的革命文物,记录了一个个震撼人心的革命故事,也承载了革命先烈和革命先辈坚定的信念和火热的激情。
为更好发挥革命文物在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2019年以来,遵义市对所属15个县(区市)长征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了全面摸排、盘点,发现并保存完好的长征遗址遗迹358处(474个点);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共97处(141个点),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48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3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0处。
让文物“说话”
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的四渡赤水纪念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年接待参观者超过百万人次。作为四渡赤水纪念馆陈列室的工作人员,梁华和同事不仅负责定期对馆藏的万余件红军文物进行清理、陈列和日常维护,还要对新征集文物完成鉴定、入库、建档等工作。
为充实馆群文物陈列,丰富馆藏文物的质量和数量,近年来,四渡赤水纪念馆多次组织人员到全国各地广泛征集文物。目前,该馆已征集文物10138件(套)。
“目前,我们编写了《六张旧币传佳话》《两个铜板的故事》《一张会讲故事的照片》等文物故事,融入陈列展览中,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观众。观众也通过多种方式、多条渠道了解文物、触碰历史,将其内在的精神传承下去。”梁华告诉记者。
为了让革命文物“发声”,让历史资料“说话”,遵义会议纪念馆通过对革命文物资料精神和故事的研究和挖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赋予文物史料鲜活深刻的历史内涵。国家一级文物“停留在杨尚昆体内63年的弹片”,蕴含着遵义会议参加者杨尚昆在红军长征进入云南时小腿受伤并带弹忍痛长征的英勇故事;国家一级文物贵州侗族青年杨和钧于1934年12月至1935年6月撰写的“怀念红军诗”稿本,沾满了侗族群众冒险救治红军伤员、写诗拥护革命缅怀红军的殷红热血……
遵义市各大革命文物展陈场馆,充分挖掘革命文物和历史资料的丰厚内涵,做到见人、见物、见景、见精神,更好地将红色文化宣扬出去,让红色血脉延续下去,给广大人民群众源源不断地带来精神滋养。
文物带动文旅
遵义革命文物资源富、价值大、分布广。自2004年被列入国家重点培育的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以来,该市就一直致力于推动红色旅游产业发展。“十三五”期间,遵义围绕长征文化实施红色旅游重点项目30余个,打造了娄山关红色旅游区、苟坝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区、余庆强渡乌江战斗遗址、1935红色旅游综合体等旅游项目,红色旅游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和丰富。
风雨无阻地在红色景区门口自觉排成长队等待换票的游人;迈着整齐步伐参与培训项目的学员;乘坐旅游大巴来到遵义演艺集团,观看全国优秀红色旅游演艺作品《伟大转折》的观众……在遵义,无论是否节假日,总能看到红色旅游景区人头攒动的景象,来自省内外的游客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贵州省黔西南州的游客顾聪特地带孩子来遵义旅游,首站选择了遵义会议纪念馆,她说:“我们要在这个红色城市多留几天,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在孩子心中播下一颗红色的种子。”来到四渡赤水纪念馆,游客吴雨泽在聆听了红色故事讲述会后,激动地说:“这个故事深深地打动着我,是共产党人,是工农红军,用不畏牺牲的精神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最近,每周都有300多个来自贵阳的初高中研学团队来到遵义,开展主题为“重走长征路,阔步新时代”的红色文化教育主题研学活动。贵阳培文学校的八年级学生覃梓童说:“看了很多革命文物,感觉课本里的历史变得看得见摸得着了,我们的幸福生活是红军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们的长征精神激励着我加倍努力学习。”
此次活动的策划方介绍,他们已经组织了贵州省内省外3万人次学生来到遵义开展红色研学旅行,让研学的价值真正得以体现,让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根植于心。
(本报记者吕慎本报通讯员向婧)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