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21-04-09 10:12
李光庭,贵州铜仁县城关镇人。由于家境贫寒,李光庭小时读书不多。到了1925年,正当青年时期,他受“打富济贫,解放人民”进步思想的影响,投奔贺龙部队,并参加了举世闻名的北伐战争和“八一”南昌起义。起义部队转战到广州的潮州、汕头、鄂西等地,由于沿途补给少,加之敌众我寡,屡受挫折。失利后,李光庭打入国民党85师,任学兵班班长。1930年,由同事唐寿南(凯里镇人、黄埔五期学生)、舒保初介绍,同王毅、喻雷等骨干分子一道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2年秋,在失去党领导的情况下,李光庭等人从湖北来到贵州,以商人或风水先生为掩护,先后到台江、麻江、雷山等县调查敌情,宣传教育群众,并以结拜兄弟的方式组织进步青年参加革命斗争。同年冬,翌年春,先后在台江、凯里集聚进步青年杨炳成、张永林、宋天榜(台江18人)和唐明贤、黄和庭、顾永祥、杨再元(凯里22人)等分别在台江的文昌宫和凯里的魁星阁结义,并盟誓:“同生死,共患难,打富济贫,在任何情况下不许丢人卖客(叛变出卖同事)。”
1934年冬,李光庭派王毅到毕节、安顺、镇宁等地寻找党组织,终于在贵阳找到党的负责人秦天真同志,接上了头,汇报了工作。根据李光庭、喻雷、王毅的表现,秦天真代表党组织重新接收李光庭、喻雷、王毅为中共地下党员,并确定以凯里为中心开展革命工作。1935年发生了“七一九事件”,省工委在贵阳的地下党组织遭到敌人的严重破坏,省工委书记林青同志和组织部长刘雪苇同志被捕。党组织通过多方努力,只营救出刘雪苇同志一人,李光庭亲自护送他离开贵阳。接着李光庭又布置肖洪春护送董亮青同志从贵阳市宅吉坝到凯里,使其安全脱险。
1933年至1934年间,李光庭、王毅、喻雷、唐寿南、陈中林等人在唐寿南家开会,决定在地方上募兵,重整旗鼓,分别到雷山、麻江、台江等县发动有志青年杨玉青、陈学海、黄玉如等人,开展武装斗争。在这期间,唐寿南打人黔东南边区张元勋部(属王家烈统管),并任边区司令部参谋长兼二团团长,陈王青、陈学海分别担任营长;王毅、喻雷、陈中林均在该团工作。李光庭与肖洪春利用王家烈的妻子万氏(铜仁人)的关系,打入王家烈部的特务团,李任该团副官。他与中下级军宫和士兵交朋结友,对他们进行革命教育,大力开展攻心战。
1935年初,李光庭利用该团和炮团调防驻守乌江龙寨阻击红军长征的机会,发动兵变,倒戈起义,率炮团和三个连千余人投奔红军,行至郎岱时被敌何知重部发觉围攻,队伍打散,起义失败。但是李光庭的革命意志并不动摇,回到安顺、贵阳等地继续战斗。同年,省工委根据中央关于把安顺地区作为党的活动地点,同时不放弃黔东南凯里、雷公山地区的指示精神,秦天真代表省工委批准李光庭、喻雷、王毅、丁沛生、宁仿陶、张恒兹成立军事小组,李光庭任组长,由省工委直接领导,先后在安顺、凯里等地广泛开展兵运工作,深入民间进行宣传鼓动,组织革命武装,壮大革命队伍。
为了粉碎敌人搜捕镇压革命力量的阴谋,省工委发出了“实行隐蔽精干,分散活动,重点转向农村,在边界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军事工作”的号召。
李光庭于1935年10月回到凯里之后,同李长青、王毅、喻雷等人在李长青家楼上秘密成立了凯里地下党小组,李光庭、李长青为党小组负责人。随后,又在李长青家楼上成立了有陈松禄、孙礼庸、李长青、顾永祥等人参加的“凯里青年读书会”,李光庭组织他们围绕“穷人为什么穷?富人为什么富?”“什么是阶级?什么是剥削?”“什么是民主”“什么叫独裁?”“中华民族取得解放的道路是什么?”等专题进行学习讨论。
通过“青年读书会”的形式,向广大青年进行救国救民的思想教育,激发他们团结战斗,拿起武器,推翻反动政府的决心。在李光庭的直接领导下,凯里“青年读书会”由几人发展到10余人。他们不畏强暴,砸碎了县长朱仁山为清朝统治者歌功颂德的三块“德胜碑”,并秘密书写和张贴了“民主涂在嘴巴上,自由附在条件上,礼义廉耻挂在街墙上”“样样东西都有税,国民党万税,万万税”等标语,吓得敌人胆战心惊,惶惶不安。
1937年秋,随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李光庭根据省工委关于“在黔东南大力开展武装活动”的指示,以“闹鱼”为名,在龙头河中的一只船上召开了有李长青、王毅、喻雷、陈松禄、孙礼庸等10余人参加的秘密会议。会上传达了省工委指示,决定把“青年读书会”改为革命小组,推选李长庭为革命小组负责人;筹集资金,购买枪支弹约;以雷公山为中心,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组织进步人士,大力宣传抗日救亡运动。会后,李光庭派李长青、喻雷、王毅到台江、榕江、麻江、雷山等地组织武装力量,完善联络工作。
唐寿南的侄子唐明贤卖掉祖田得银元2000块作购买武器经费。准备就绪,决定10月的一天在凯里“万人坟”集合百余名青年(有20条枪),由李长青指挥,向雷公山进军。但因计划泄密,行动未遂,返回凯里。12月底队伍开至雷公坪,准备次年元旦正式举行武装部队成立大会。可是山高雾大,联络失误,榕江的李国华未能按时赶到,双方分别与敌交战。虽无重大伤亡,但弹药消耗过大。双方研究决定,各自下山补充资金、枪弹,待机再行动。
向雷公山的进军失败后,李光庭打入镇远师管区任连长、营长。为筹集革命经费,他曾秘密出售师管区的“中正式”步枪,因而被捕。后由看押的一个连长秘密释放逃回凯里,与王毅、喻雷等人在川岩以办酒精厂为掩护,继续进行革命活动。
为了适应团结抗日形势发展的需要,李光庭根据省工委的指示,在凯里成立了“青年抗日救国会”,李长青任临时会长。炉山县政府为控制“青年抗日救国会”,派中统特务王启型篡夺该会会长职务,公开破坏抗日救亡工作。李光庭、李长青等组织该会成员,书写并张贴“打倒汉奸王启型”、“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标语,并在街上要道口搭台向群众宣传我党的抗日政策,揭露王启型破坏抗日救亡的阴谋。
中统特务王启型恼羞成怒,与当地恶霸地主蒋文斌勾结,动用保警队逮捕了在街上进行宣传的会员陈松禄、李长和、顾永祥等13人,并严加审讯。受审会员不畏强暴,据理驳斥,敌特目的未达到,终于凶相毕露,准备将已捕人员押往炉山途中秘密集体杀害。李光庭、李长青早就看穿敌人诡计,一面组织武力营救,一面大造政治舆论,到处张贴“爱国青年无罪”、“强烈要求释放被捕爱国青年”等标语,在内外策应下,被捕人员均获释放。
1942年冬至1943年夏,黔东南地区发生了以推翻蒋介石独裁统治为中心的武装暴动,即“黔东事变”。这次暴动历时半年,席卷台江、雷山、剑河、镇远、施秉、德江、江口等县,参加暴动的群众万余人。李光庭、李长青等全力支持“黔东事变”,为暴动购买枪支弹药,还派李光亚、顾华林的一支地方武装力量直接参加暴动,互相配合,英勇作战。顾华林不幸在战斗中光荣牺牲。起义虽未成功,但唤醒了民众,打击了敌特的反动气焰。
中共贵州省工委负责人秦天真、邓止戈调离贵州后,压在李光庭等同志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为保存实力,以利再战,于是从公开的武装斗争转为隐蔽的活动。一面发动群众对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抗兵抗粮活动,一面派李长青到贵阳、重庆等地找党组织联系。1946年,李长青在重庆找到中共中央南方局的袁超俊,袁向李长青传达了我党“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指示。根据南方局的指示,李光庭继续在麻江以办酒精厂、客栈等为掩护,秘密开展党的工作。
在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大好形势鼓舞下,李光庭于1948年秋,利用关系打人炉山县保警大队任中队长,并安排同事金光华等人任分队长,从而基本控制了保警中队的武装。通过李长青的介绍,李光庭又结交了炉山县秘书、代行长孙鸿涛。1949年初,李光庭等多次在孙鸿涛家召开秘密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宣传党的政策,争取一切反对国民党的力量;大力开展兵运工作,分头做策反转化工作,争取掌握武装;搞好支前,迎接解放。
1949年8月,国民党保二团一部辐重队路过炉山,李光庭令金光华等带保警队强行收缴轴重队.80支新式汉阳枪和五箱子弹,加强了本中队的武器装备。同年11月,国民党89军一部败溃军路经炉山县时放火烧城。李光庭亲自带本中队保警兵赶走溃军,扑灭大火,保护了炉山全城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坚持反动立场的炉山县长冯绍棠,妄图死守炉山城,与我军顽抗。为粉碎冯绍棠的阴谋,李光庭决定把清平民卫大队300余人撤向老鸦山。冯见势不妙,逃至凯里。李光庭布置孙鸿涛、王毅留守炉山等待与解放军先头部队接头,自己带着保警中队直追冯至凯里。李光庭亲自指挥保警中队3个分队和民卫队,英勇战斗,把89军残兵百余人围.困于翁牙一带,击毙敌兵数人,敌副营长负伤,营长被迫投降。
1949年11月18日,李光庭带人消灭国民党49军残部后,率炉山县保警大队180多人枪,移交给人民政府整编。保警大队队副蒋启文企图中途潜逃,李光庭采取巧设“鸿门宴”的办法,将其解除武装,逼其就范。通过李光庭的统战政策,台江县县长包和麟率台江县保警兵50余人枪、清平民卫大队300余人枪先后向人民政府缴械投诚。
根据党的指示,李光庭转入贵阳侦察匪特曹绍华的活动情况,被土匪发现,1950年.5月13日,不幸壮烈牺牲,为了党的事业和人民的解放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李光庭同志为中共贵州地下党的革命事业,特别是党所指示的开展革命的武装斗争事业,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他的英名永载贵州革命史册。
来源:贵阳网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