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苟坝,乡愁花茂。花茂村和苟坝村比邻,都在马鬃岭山脚下。
长征途中的1935年3月10日至12日,毛主席在苟坝村用一盏马灯照亮了中国革命前进的道路。
走进苟坝,重温历史忆峥嵘岁月。推开小院大门,正对当地人称为“新房子”的堂屋,屋内陈设简单,方桌上几只残缺的土碗,简陋的床边还摆着一双破损的草鞋。电报室前,一台陈旧的电报机似乎还传送着当年的紧急军情。毛泽东雕像,他手提着马灯照亮了红军前进的道路……1935年3月10日,中央政治局召开的扩大会议就在这个堂屋里进行,讨论红一军团提出的进攻打鼓新场(今金沙)的提议。表决结果是毛泽东只得到了自己那1票。这样,不仅第二天一早就要下达进攻打鼓新场的作战命令,还免除了毛泽东刚上任一周的前敌司令部政委职务。
当夜,毛泽东手拎一盏马灯,步履匆匆地走了3里多路,说服周恩来后,马上又请来朱德一起商议,朱德也表示赞同。时间到了凌晨4点左右,中革军委二局截获了敌人电报,确认滇军和川军正秘密向打鼓新场集结,其周边已有敌人100个团。这一情报验证了毛泽东的预判。在随后一早举行的会议上,因为周恩来、朱德的支持,加上新情报的佐证,与会同志同意了毛泽东的主张:放弃进攻打鼓新场,避免了中央红军陷于险境。
苟坝春夜的那盏灯火,形象地映照了长征精神的诸多要素。苟坝会议后,确定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军事三人小组,进一步巩固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央红军四渡赤水,灵活机动地摆脱了几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
对于提灯夜行的这段往事,毛泽东是记忆深刻的。在1943年延安整风中和后来的几个特殊历史时期,他都提到苟坝会议,并语重心长地讲过许多闪烁哲思的话语。特别是毛泽东于1959年4月5日在上海召开的八届七中全会讲话中,则准确地提到了是在苟坝。他说:“……比如苟坝会议,我先还有三票,后头只有一票。我反对打打鼓新场,要到四川绕一个圈,全场都反对我。”
红色是遵义的底色。红军长征期间,在这里转战了95天,为遵义留下了586处革命遗址遗迹、2000余件遗物。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建设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遵义市也因此更有底气和激情。
苟坝会议用事实论证了“有时真理在少数人手里”的客观性。
花茂原名荒茅田,又名花苗田。1955年改名为“花茂”,为繁花茂盛之意。奔流不息的白腊河是她的血脉,巍峨屹立的石牛山是她的脊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里依然寄存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花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仿佛穿越到唐时乡野宋时村……
花茂村,是脱贫攻坚的一个小小“中国样本”。以前的花茂村,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如今,水、路、生活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错落有致的黔北民居,充满欢声笑语的农家小院,让人流连忘返。红色游、田园游、智慧游,老百姓守住了乡愁,走上致富路。来乡愁花茂,既可体验红色之家农家乐、花茂人家纸浆压花、制作土陶艺,感受红军餐、品仔鸡、喝花茂酒,吃土面条……还有,花茂村的烟、稻、鱼、鸭循环农业,让利润年年攀升。
美好“藏”在花茂的每一个角落。电视剧《花繁叶茂》在西南乡村的风土人情中,体验和感受着脱贫攻坚的艰辛过程,使人倍感亲切,让花茂村又多了一张响亮的名片。
“花茂村的乡愁,就是让人来了不想走。”
来源:贵州政协报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