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20-03-05 10:53
在抗战中,日军肆意摧残毁灭中国文化。为保存教育科研精英,浙江大学从1937年11月开始往内地西迁,行程2500多公里,最终到达贵州的遵义和湄潭,史称“文军长征”。
竺可桢、王淦昌、谈家桢、苏步青、谷超豪、李政道……这51名新中国的两院院士和1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都从湄潭走出,他们都来自于西迁到湄潭办学的浙江大学。历时两年多的“文军长征”,为国家建设存留了大量知识精英,更弘扬了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抗日精神。
初迁浙江建德
“八· 一三”事变后,日军攻势指向浙江,杭州危在旦夕。然而浙大本部,在日寇飞机轰炸的威胁下,坚持照常上课。11月5日,日寇在距离杭州120公里的金山卫全公亭登陆,情形危急,浙大决定迁校建德(在杭州西南约240公里)。从11月11日开始,浙大教师学生分三批出发,在江干码头乘船,于15日全部到达建德。同时,凡是可以搬运的图书仪器,几乎全部搬离杭州,用汽车或船只运至建德。
11月下旬,浙西也形势危急,天目山中的一年级新生,有陷入绝境的危险,学校决定新生立即搬迁,自11月底起,天目山师生分批行动,乘车、步行、换船,经五天奔波,也全部到达建德。全校稍事休整,就立即复课,学生的一学期学业,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
二迁江西吉安与泰和
11月20日,竺可桢校长从广播中得知南京国民政府迁都重庆的消息。同时,苏州陷落,日寇南侵,已逼近嘉兴,建德也不是安居之地。学校考虑再次搬迁。12月2日,接到国民政府教育部来电,同意浙大迁移浙南或赣南。
1937年12月24日,杭州沦陷,浙大开始撤离建德,师生们走上了极其困难的赴赣历程,向江西吉安搬迁。师生们先后乘船、步行,到次年1月20日,辗转抵达吉安,行程752公里,平均每天前进30公里,饱受了惊吓和风霜之苦,经受住了考验和锻炼。浙大迁到吉安后,利用乡村师范和吉安中学放寒假期间,借屋暂行上课,到1938年2月中旬,吉安中学与乡村师范的寒假已告期满,浙大师生即于2月18日沿赣江水路和赣粤国道陆路迁移到泰和,临时校址就在泰和城西2.5公里的上田村。浙大师生抵达泰和后,稍事调整,便继续教学、科研。
三迁广西宜山
由于战事影响,7月25日起浙大在泰和已无法上课。教育部曾指令浙大“遇必要时可迁贵州安顺”。但经竺可桢校长实地勘察,自广西宜山至贵州安顺一段,只能靠汽车运输,成千名人员,几千箱图书仪器,要到达安顺,起码要费时半年以上。因此,竺可桢校长决定先迁广西宜山,视届时形势再定行止。迁校委员会确定了入桂路线:图书仪器沿赣粤间水路入桂,为的是比较安全和节省运费;师生则循赣湘公路、湘桂铁路西行去宜山,这样安排在时间上比较经济。
由于路远,学校在赣州、大庚、南雄、曲江、茶陵、衡阳、桂林设立运输站。对于人员分组、出发日期、图书仪器运输、车船调度、房屋准备,以及医疗保健等,事先都作了详细的规划并明确分工,切实执行,做到紧迫中不忙乱,患难中同舟共济。从1938年8月13日起至10月底,所有师生,除押运图书仪器等物资尚在途中的以外,均先后安抵宜山。学校于11月1日开学上课。
宜山昔称“蛮烟瘴雨”之乡。浙江大学师生到达宜山之后,首先遇到的是疟疾的威胁,竺可桢校长在日记中写到“自浙大来此后患疟疾者已达三分之一,其数惊人。” 教职工“每一家中几乎必有疟病之人”。其次是日本侵略军飞机的空袭,1939年2月5日,日寇以浙大为目标,进行猛烈轰炸。18架敌机投放燃烧弹、爆烈弹118枚,炸毁浙大标营东宿舍8间、大礼堂一幢、教室14间等,幸人员无恙,二年级学生除随身衣物外,已一无所有,损失巨大。
终迁贵州遵义、湄潭
1939年11月起,广西的战争形势十分紧张,11月15日,日寇在广西南部沿海的龙门港登陆并迅即侵占防城县;11月25日,广西南宁陷落。此时,宜山已不安全,学校决定迁校,并派人去贵州遵义和云南建水等地勘察校址,最后决定迁到贵州遵义、湄潭。12月13日晨,第一批船载仪器启运,同日晚第一批图书装上二辆汽车迁移;至12月23日,已有405箱图书仪器运走。时值隆冬,到处雪淞冰凌,桂黔之间,山峦重叠,又缺车辆,搬迁极为困难。浙大师生一路顶风冒雨,协助学校搬运图书仪器,经过艰苦的努力,才于1940年1月迁到贵州。
至此,从1937年11月11日初迁浙江建德,继迁江西吉安和泰和,再迁广西宜山,于1940年2月抵达黔北,行程漫漫2600多公里,浙大终于完成西迁探求办学的“长征之路”,在贵州的遵义、湄潭、永兴三地安定下来并在那里坚持办学7年。浙江大学这支长征"文军",在浙西、赣中、桂北、黔北农村和山区,既坚持了办学和科学研究,又促进了这些地区的开发。浙大这支“文军”的长征是播种机,在国家的大西南半壁江山播下了科学文化的种子;浙大这支“文军”的长征是宣传队,传播了现代科学知识,弘扬了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精神。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