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发表于 2018-09-06 09:53
记者近日在中国小商品城——浙江义乌采访期间,专门参观了中国第一位翻译《共产党宣言》的陈望道的故居。
位于浙江省义乌市城西街道分水塘村的陈望道故居外景
陈望道故居大堂
陈望道故居位于义乌市城西街道分水塘村一栋南方农村常见的白墙黑瓦住宅里。记者参观这天,恰好碰到分水塘村支书、陈望道老前辈的亲戚陈子平。他向记者介绍了陈望道生前的一些事迹,令人敬仰。
陈望道,中国教育家、修辞学家、语言学家。原名参一,笔名陈佛突、陈雪帆、南山、张华、一介、焦风、晓风、龙贡公等。
1891年,陈望道出生在义乌分水塘村—个中农家庭,先后就读于义乌绣湖书院、金华中学、浙江之江大学。1915年赴日本留学,先后在早稻田大学、东洋大学、中央大学学习文学、哲学、法律,获中央大学法学士学位。
陈望道故居卧室
游客在陈望道故里寻访老前辈足迹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陈望道返回祖国。6月,他任教于杭州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教授语文课,与师生一起积极投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反动当局随即出动警察包围学校,从而酿成了著名的浙江“一师风潮”。
在这次风潮中,陈望道通过革命烈火的磨炼,受到深刻的教育。为了传播真理,他于1919年底毅然返回故乡义乌分水塘村,着手翻译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
1920年4月下旬,《共产党宣言》一书译稿终于完成,经过陈独秀、李汉俊校阅后,于同年8月,《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由上海社会主义研究会列为社会主义研究小丛书的第一种中文全译本正式出版。
1920年4月底,陈望道应陈独秀之邀,到上海参加《新青年》杂志的编辑工作。
1923年秋天到1927年,陈望道在上海大学任中文系主任、教务长、代理校务主任等职。为宣传共产党的思想和方针服务,在党的领导下,陈望道率领全校师生投入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全国各阶层人民掀起了抗日民主运动的浪潮,陈望道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始终走在前列。
1932年1月17日,陈望道等35人发起组织成立了中国著作者协会。
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陈望道、茅盾、鲁迅、叶圣陶等上海文化界精英43人联合发表《上海文化界告世界书》,并集会讨论组织“中国著作家抗日会”,陈望道被选为秘书长。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陈望道团结各界爱国人士,为抗日救国斗争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1934年,国民党加紧进行反革命文化围剿,策动御用文人汪懋祖、许梦因等掀起“文言复兴”、“尊孔读经”的逆流。陈望道创办了《太白》半月刊,先后发表了《关于大众语文学的建设》、《大众语论》、《这一次白话和文言的论战》等多篇文章,对“大众语”的性质以及如何建立“大众语”等问题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陈望道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同韦悫、郑振铎等人组织上海文化界抗日联谊会,积极投身于抗日救国运动。
1940年秋,他取道香港,转赴抗日后方,回到当时迁往重庆北碚的复旦大学中文系任教。自1943年起,担任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历时八年,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创建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秋,陈望道随复旦大学师生返回上海。他积极配合中共地下党组织,奋力支持和保护进步学生。为了开展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的民主斗争,陈望道成立了上海地区大专院校教授的进步组织——“大学教授联谊会”,被选为该组织的主席。
1948年秋后,国民党教育部策划将复旦大学迁往台湾,结果遭到全校师生的坚决反对,复旦大学师生员工成立了应变委员会,陈望道担任副主席,努力做好护校工作,以迎接解放。
1949年4月,国民党大肆逮捕屠杀爱国人士,陈望道被列入黑名单。复旦中共地下党组织通知他即刻转移,陈望道被转移到叶波澄家中,住至5月25日,终于迎来了上海解放。
1977年10月29日,陈望道不幸逝世,享年86岁。
陈望道的一生是勇往直前、献身革命的一生,也是在学术上不断追求、不断创新的一生。他给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值得我们珍惜和怀念。
评论 (1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