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8-05-15 10:12
中国道路源自以史为鉴的道路进步,中国模式来自立足本土的模式发展,中国文化袭自古为今用的文化传承,中国精神承自源远流长的精神志气,这是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更是我们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自信。
延安市内有5808处历史遗迹,445处革命旧址,珍藏文物近7万件,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也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延安文化自信培育的着眼点应该是“守住根、铸好魂、留住血脉”。所谓守住根,就是弘扬以黄帝文化为核心的优秀传统文化,守住中华文化之根;所谓铸好魂,就是继承以延安精神为核心的恢宏的革命文化;所谓留住血脉,就是继承和创新几千年来由陕北劳动人民所创造的灿烂的民间文化。
一、守住根,弘扬以黄帝文化为核心的优秀传统文化
延安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民族融合地和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的交汇地,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黄龙县发现的“黄龙人”化石证明,约在3.5万年至5万年前,延安这片黄土地上就有人类在繁衍生息。大约五千年前,黄帝及其部族以此为根据地,北逐猃狁,沿黄河向东发展,融合炎帝、蚩尤等部族,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础。相传,黄帝教人制衣冠、造舟车、播五谷、定音律、创文字,肇始了中华文化的曙光。黄陵县的黄帝陵是国家祭祀的重要场所,也是海内外中华儿女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的重要标志和圣地。延安人民作为守陵人,守的是中华文化之根。中华儿女有了这样的根,就能产生强烈的文化自信。作为延安人,不仅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更要挖掘、整理、保护好包括黄帝陵在内的所有历史遗迹,守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为海内外中华儿女寻根祭祖、提高文化认同提供良好基础。
二、铸好魂,继承以延安精神为核心的革命文化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不仅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而且开创性地发展了瑰丽的延安文化。延安文化是中国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历史阶段,也可以说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的成熟阶段。正因此,延安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圣地,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那么,什么是延安文化?正如延安大学教授曾鹿平在其主编的《延安文化思想概论》所定义的:“延安文化是特指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以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为中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文化。包括在这一特定时间和空间里,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知识分子和人民大众共同创造的反映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社会‘实然’状态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应然’状态,寄托大众的情感期盼和灵魂托付,服务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切精神文明成果,其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的,其文化精神则是延安精神。”
延安文化的形成过程,也是全党及根据地人民培育文化自信的过程。1947年3月,国民党胡宗南部组织23万兵力向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发动重点进攻,来势汹汹,志在必得;却被彭德怀指挥的仅有两万余人、且装备简陋的西北野战军打得落荒而逃、全线崩溃。这样的军事奇迹之所以能够发生,背后的文化力量不可小觑。延安时期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繁荣,使千百年来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大众有了主人翁的觉醒,有了对尊严与美好未来坚定不移的追求和对公平正义的强烈渴望,有了发自内心的强烈的文化自信,所以才能不惜牺牲、竭尽全力地支持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业。
延安时期的历史证明,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了文化自信,就有了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巨大力量,就能够无坚不摧,从胜利走向胜利。为此,延安将把文化建设与文化自信培育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正在进行的“十大革命旧址景区建设”和“红色文化教育培训”等重大文化建设项目,是系列革命文化铸魂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延安还将努力挖掘、整理、研究、展示、宣传革命文化,使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成为铸就中国共产党人乃至全国人民精神的重要养料。
三、留住血脉,继承和创新以民间艺术为主的黄土文化
以民间艺术为主的陕北黄土文化,是中原文化与边疆文化、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融碰撞的产物,它所呈现出的农牧文化冷暖的过渡色、战争与和平的过渡带特征以及儒家文化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混合元素,非常具有魅力,直达人类生活的本质。尤其是民歌、剪纸、腰鼓、唢呐、说书等民间艺术,体现了陕北人仗义耿直、大气宽容、豁达乐观、勤劳善良、朴实节俭和英雄主义的精神气质,不但风靡全国,而且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如果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根基、延安革命文化是灵魂,那么,以民间艺术为主的黄土文化就是血肉。因此,我们要像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那样重视以民间艺术为主的黄土文化,做好其保护与传承、改造和创新工作,力争有突破性成果。同时,要充分吸收民间艺术精华,不断创新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志,是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守住优秀传统文化的根,铸好革命文化的魂,留住以民间艺术为主的黄土文化血脉,是延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评论 (0人参与)